云霄阁书库

第74章 林黛玉何以谎称不喜欢李商隐的诗? (第1/1页)

天才一秒记住【云霄阁书库】地址:www.yunyonghu.net

《红楼梦》40回写贾母领大观园一众青春儿女带刘姥姥游玩时,贾宝玉看见池中的破荷叶,言及可恨怎不拔掉,薛宝钗即戏言哪有收拾的工夫,林黛玉便貌似有口无心的说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显然,林黛玉之说是明显的扯谎。出自书香门第的她其实自幼熟读李义山(也就是晚唐有名的爱情诗人李商隐)的诗,很受其影响,两人可说是一脉相承,可谓隔代知音,彼此惺惺相惜。

从书中林黛玉所写的名篇《葬花吟》而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就可感之:她的诗抒情模式与李商隐如出一辙。

两人都用情至深,在绵邈感伤中把身不由己的人生命运看得很通透,却又通过意象的朦胧写法暗示出来。

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便是如此。"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敏感而又深情款款地将悲欢离合的人生以及一往情深的爱恋异乎寻常地道出。可以说,两人都是意象派的高人,极具"屈原式的执着"。

这样的特质,除了一样的性格养成外,其实也与两人极为相似的情感经历不无关系。两人的命运一样坎坷,又都专一用情,不得已陷入人生旋涡,致使一生困顿、忧郁多舛。

大家闺秀林黛玉6岁时母亲贾敏病逝,13岁时父亲林如海在扬州任上离去,不得不寄居贾府在外婆贾母那里寄人篱下地生活,却又深情于"木石前盟"而不得,最终因"金玉良缘"的结合泪尽而逝,死时年仅17岁。

出生河内的晚唐诗人李商隐,不到10岁父亲李嗣即去世,只得还乡与母亲孤儿寡母地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16岁时得"牛党"嫡系令狐楚欣赏致仕,24岁因"李党"重要成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欣赏,得与其女温淑贤良的王晏媄喜结连理,过上十分恩爱的二人生活。

但无情的"牛李党争"使得多情的李商隐被迫夹在其间,备受打压和排挤,一生也就在"校书郎"、"县尉"这样不入流的小官中徘徊不前,40岁时爱妻又病逝,郁郁中度过了5年人到中年的不惑生活,45岁时便很伤感地在郑州任上去世。

爱情至上的李商隐,也就在追求诗美意境中留下"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绝世美人她觉醒后[快穿] 文野重生兰波的HE计划 坚守者之孤岛风云 艾泽拉斯的奥术师 足球:神级中场,重铸多特荣耀 重生之排球女炮手 人在海贼:化身八大恶魔!